然今者,五陽之上長也,五火之始也。致病非一,要不出寒热二端。
由是言之,若有升无降,则降金亦未始非培土矣。火在上而下降,水在下而上升,坎离之交媾也。
自怨者,但當知怨身少知,而窮老乃極,自咎之耳。故吾深計天之法,以戒真人也。
故曰∶德教兴平之粱肉,刑罚治乱之药石。即幸而奏效,病者受苦久矣,未有久苦于病,而元气不伤者也。
和與不和,以何為效乎?再按此证,全似实火,然虚火较实火必反烈,以其离根浮越,全体外现,比实火之内热透外,韬光埋焰者自不同也。
上有神記下無靈,上無隱匿,其主坐焉。浊阴从肺右降,则胸中旷若太虚,无有窒塞,清阳得以从肝左升,是谓有降有升。